旗魚鏢桿製作達人 沈天救先生

2010072117:12


旗魚鏢桿製作達人 沈天救先生

1950~1980年代,是成功鎮漁業最輝煌發達的時期,漁民最主要漁獲收入來源,首推旗魚。鏢旗魚這門技術,最早是由台灣總督府,於1932年新港漁港竣工前,招募的日本千葉縣漁民傳入,捕旗魚技術中用來鏢刺旗魚的鏢桿,是其中最重要的工具;同時日本也招募造船、漁船修復、鏢杆製作、網具等相關技術人員移入,漢人做為學徒習得技術流傳至今。

沈天救先生,昭和七年生(民國21年、1932年)、台南鹽水鎮人。小時家境雖不是很好,但父親堅持他一定要去上學,於是每天都要走路到 三公里 外的番仔厝國民學校讀書,在學期間功課表現優異,深獲日 籍 老師喜愛,不斷鼓勵他要繼續升學,他也暗自期許好好用功唸書。就在小學六年級快畢業前一個多月,老師已開始在教唱驪歌,忽然傳來日本戰敗消息!一個月 後 老師們都回日本去了,他也因此沒拿到畢業證書。受訪時依然對當年,未能由敬愛的師長手中接到畢業證書感到很遺憾。

台灣光復後百廢待舉, 沈 先生回到學校看了幾次,校舍凋敝也沒復學樣子,家境也不許他再讀書。此時父親朋友來訪,提到台東縣的新港鄉是一個正在開發,充滿希望的地方。民國三十五年(1946年), 沈 先生15歲,和父親 沈萬壽先生舉家遷移成功鎮(原名:新港鄉),初到時以種田、種菜維生,十七歲時,拜 蔡應德先生為師,學習木工、造木船、木屋等技術。

民國四十一年,十九歲參與東河鄉、泰源村、登仙橋建造改建工程(東河橋也同年動工,兩座橋當時均原為吊橋,改建為鋼筋混凝土橋,四十二年完工),工資一天23元,包商是新竹人,由於山谷很深,工法是在半空中的兩岸岩壁上架鋼索為基礎,先組立清水模板建橋拱部份,人行於其上工作搖擺不定,若不夠膽大心細,有懼高症者,恐怕早已手腳發軟。

二十六歲經媒妁之言娶 周素真 女士為妻(現已中風 沈先生照顧中),婚後育有一男、收養一女。 沈 先生造船技藝精湛,深獲各界好評,船東 許添枝先生將新東洋號漁船交給他建造完成後,又接著將新龍洋號(35噸級),當時最大的漁船交給他建造。 沈 先生除造漁船也做塑膠管竹筏,他將竹筏船頭改良為尖型,不同於一般平頭竹筏,如此,竹筏也能和漁船一樣破浪前進,省油、增加行進速度及穩定性,東海岸由都蘭到大港口,都有漁民來訂作。

三十一歲時偶然接受當船長的朋友訂做鏢刺旗魚的鏢桿,由於他善於選擇木料,鏢桿用來鏢刺旗魚時,不會因為魚類海中翻滾水阻折斷;木紋掌握精確,鏢桿射入水中不偏向,一時間舊雨新知紛紛前來訂購,白天造船晚上作鏢桿,一天做5~6支,忙的不可開交。當年東港和恆春的漁船也到新港抓魚,對 沈 先生作品也讚譽有加,大批訂購帶回家鄉使用。鏢桿前刺魚的三叉尖頭(台語名稱:三腳鐵)是向宜蘭、南方澳的鐵工廠訂購(已忘記店名),每次訂購二百個,鏢桿價格由1960年起,一支55~65元至今一支2000元,鏢桿剛開始製作使用九層木,後來改為印尼、菲律賓的進口相思木。

現在鏢旗魚漁業已逐漸示微,漁船也不再使用木造,木屋也被水泥屋取代, 沈 先生說:四十歲後就再沒接過木屋定單,專門只作鏢桿。以時代演進來看,你的技術再好也沒用,因為市場上已沒有需求。」先生回憶18歲時,旗魚帶給漁民不錯收入,捕獲十隻以上掛豐收紅旗(だいじょう必須抓十隻以上旗魚才能掛出)的漁船比比皆是,漁民時常因豐收上酒家慶祝,魚獲抓不好也要上酒家,說是能改運。因此,成功鎮酒家就有七家之多, 沈 先生說:當年想娶酒家女為妻,若沒相當有收入或船長級以上,想都不用想。

民國五十五年,有位台東來的客家人向他說:「你住的土地,花蓮國有財產局標售,我已經標下購入,總價3萬元,你住的部份,約佔我標購土地的三分之一,所以賣給你一萬元。」他聽後覺得公道,於是當場算一萬元給對方。等了很久結果被騙,這位台東來的客家人,沒將土地分割給他,也沒去花蓮國有財產局繳土地價金。 後來沈 先生到花蓮國有財產局,申訴說土地上有住戶居住,花蓮國有財產局才將土地分割為三份, 沈 先生再一次用一萬元買下自己居住的土地部份, 沈 先生說一塊地買兩次。民國五十六年,朋友 王金虎先生請他蓋房子(現在味芳餅店),地點就在師父 蔡應德先生家的前面,他告訴朋友請師父蓋就好,但朋友堅持要他蓋,雖然也照會過師父,師父說沒關係,但每天都以感到不好意思的心情前往工作直到完工,至今依然對師父感到抱歉。

 

目前 沈 先生改做普渡、福醮、喪禮用的紙糊屋,傳統閩粵建築、樸拙的磚瓦房或三合院、四合院,在他巧手剪貼下栩栩如生,房屋內部設備從冷氣、電視機、冰箱現代化廚房、保現櫃、一應俱全,還有供往生者在陰間差遣的樸役、金童玉女,應有盡有 任 君挑選。

現年七十九歲的 沈天救先生,六歲失去母親, 沈 先生只看過母親相片及聽親人形容樣貌,小時雖看過也感受記憶中母親溫暖的懷抱,但對母親實在沒太多印象,思念母親的 沈 先生說:「終於要回去見母親了,但很怕母親不認得他的樣子。」

 

閱讀故事內容的沈天九先生

 

台灣從日據時代即有鏢旗魚,旗魚為什麼要用「鏢」的,主要是旗魚被鏢中後,在海上游竄時,其身上的血會慢慢排掉,待游到沒有力氣時再拉上船,如此魚肉較美,肉質也較佳,因此日本人特別喜歡吃台東新港的旗魚。只要貼有台東新港旗魚的標示,在日本的售價 一公斤 即高出新台幣一百多元。台灣東部鏢旗魚漁法,源自日領時期的日本千葉縣漁業移民,在東北季風到達的第二天清晨出海鏢旗魚,此時風浪強大,海面上有著較多的生物,旗魚也會到海面覓食。鏢手必須頂著滔天巨浪站上鏢台,憑著眼力巡視大海四周追尋旗魚的蹤影,一旦瞥見旗魚,命令船隻追趕上去,便出手鏢魚。台東成功地區漁民迄今仍用這種技術捕捉旗魚。據漁民表示,用鏢捕獲的旗魚,才沒有腥味,品質才會好。

每年十一月成功鎮會舉辦旗魚季相關活動可逕洽〈089〉357131台東縣政府旅遊局遊憩課或(089)851152新港區漁會,或上網查詢台東縣全球資訊網網址:http://www.taitung.gov.tw/及台東縣觀光旅遊網網址:http://tour.taitung.gov.tw